
“我們合作社的牧場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,而加工基地在仰光市區(qū),較遠距離超過300公里。”吳梭溫操著略帶緬語口音的英語,向記者講述合作的緣起,“過去用的運輸罐車,夏天走一趟,鮮奶溫度能升5℃以上,每天至少有5%的奶因為變質被倒掉。”
2024年初,在東南亞乳業(yè)博覽會上,吳梭溫第一次見到“天潤新東”的鮮奶運輸車。“當時就注意到罐體上的‘304食品級不銹鋼’標識——我們知道,這種材質在緬甸食品行業(yè)是‘安全’的代名詞。”他俯身指著罐體接口處,“你看這些焊接點,光滑得像鏡面,新東的人說這是自動TIG焊接加機器人拋光,連較挑剔的緬甸食品監(jiān)管部門都挑不出毛病。”
真正打動吳梭溫的,是新東機械的專業(yè)態(tài)度。“他們派了工程師來緬甸三次,測我們的路況、記我們的氣溫——4月仰光中午能到40℃,12月凌晨能降到15℃,溫差極大。”他笑著回憶,“較后推薦的YXD9400GNY,說保溫層是120mm聚氨酯,30小時溫升不超過1℃。我們當時不信,當場做了試驗:裝滿32.4立方米鮮奶,從曼德勒出發(fā)走夜路,32小時后到仰光,溫度計顯示只升了0.8℃!”

在吳梭溫看來,新東機械的“定制化”能力,是這場合作的關鍵。“我們的牧場小路多,他們把輪胎換成了雙錢牌12R22.5 12PR,說這種胎在泥濘路面抓地力強;還加了‘鱷魚嘴’防滑平臺,雨季青苔多,工人上下罐頂再也沒摔過。”
他拉開車門,指著儀表盤旁的ABS系統(tǒng)按鈕:“新東的人說這是廣州科密的,在緬甸山區(qū)下坡時能防抱死。我們試過一次,載著31噸鮮奶下勃固山脈,剎車穩(wěn)穩(wěn)的,比以前的車安全太多。”更讓合作社員工滿意的是“通倉設計+獨立清洗系統(tǒng)”:“5個隔倉相通,卸奶快;每個倉都有旋轉洗球,用DN50主管道沖一遍,連罐壁的奶漬都能沖干凈,符合我們佛教徒‘潔凈至上’的習慣。”
輕量化設計也幫合作社省了大錢。“以前的車自重快10噸,現在YXD9400GNY才8.5噸,同樣的油能多跑30公里。”吳梭溫給記者算了筆賬,“一年跑200趟,光油費就能省出一頭牛的錢!”

如今,這臺印著“天潤新東”字樣的鮮奶運輸車,已成為仰光到曼德勒公路上的“明星”。“好多同行來問,我說這不是普通的罐車,是‘會跑的保鮮庫’。”吳梭溫望著遠處正在裝奶的工人,語氣里滿是自豪,“新東機械說他們做了20年鮮奶裝備,農業(yè)部都推薦?,F在信了——他們賣的不只是車,是讓緬甸人喝上更新鮮牛奶的承諾。”
據新東機械負責人透露,此次合作是其產品首次進入緬甸市場,后續(xù)將根據當地需求,推出更多適配東南亞氣候的車型。而對吳梭溫來說,這只是開始:“下個月,我們要再訂2臺,讓湄公河畔的鮮奶,都能搭上這‘保鮮快車’。”